怡人的秋色之中,一个让书友们倍加珍惜的“精品阅读”课到来了——9月23日,书友们再次相聚在郑州建业天筑,在“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期待中,一起品味“优雅的人际关系”……
这是“黑玛亚书友会”郑州站的第17期活动,大家跟着玛亚老师的视频课程,品读一本好书——《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玛亚老师的精辟解读,给书友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谈红会长率先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想。她讲到自己家里最近发生的“托福事件”,谈到了丈夫对于孩子玩游戏过多“很着急”,也谈到了孩子的反省,“我在时间上划分不平衡,现在我要好好地在学习和游戏之间划分好界线”……对此,谈红会长进行了反思:“在我们的‘关系’当中,如果你总是做一个主权者,这个‘关系’就不优雅了,因为我们总是按照自己爱的方式、按照自我的理解和价值观来处理事情……每个人都会在某种‘关系’中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如果我们可以通过这优雅又透气的‘界线’来解决问题,那么一切都会化解……”
如何建立“优雅的人际关系”,这是书友们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大家常常困惑和反思的一个问题。书友们纷纷结合自己的生活,谈到了健康处理“关系”的重要性。
有书友谈到了与孩子的“关系”:“我们对孩子的管教有时是有些压制。随着孩子的成长,我发现他们越来越有了自己的主见,比如有一次我的大孩子就对我说,‘妈妈,你可能走过一条荆棘的路让你浑身带伤,现在又有一个人要去走这条路你就去阻止;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人是有权利走这条路的。’这些话非常触动我,我们带孩子的方法和智慧真是很重要;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又不伤害孩子,是我们要持续学习的”。
有书友反思自己在婚姻中的“关系”:“我曾是一名讲师,所以遣词用句比较较真,所以在家里也会挑剔丈夫的话语,甚至当众批评他。后来我发现,在我们的‘关系’中我总是占主导,总是想让对方改变,而没有去体谅他……通过在书友会中的几次学习,我懂得了宽容和接纳;我明白了,‘先温柔下来的人,不是弱者,而是爱的引导者’……”她给自己定下的努力方向,激起了书友们的极大共鸣——“成为父亲荣耀的女儿、成为丈夫体贴的妻子、成为女儿温柔的母亲、成为感染周围人的帮助者!”
书友俊芳在每一次书友会上都有精彩发言,这一次她又从多个角度对“关系”进行了延伸解读:“大家的分享让我想到纪伯伦的一首诗,‘你们的孩子,其实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是啊,做父母的,你可以给予孩子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你可以庇护孩子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玛亚老师课上的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我们的灵魂是没有国藉的’。是的,我们要看到更多美好的事物,用正确的心态来接受、用爱来接受……玛亚老师还讲到,界线是‘会呼吸的篱笆’,这点非常重要。优雅的界线可以让友谊保持长青,可以让婚姻关系有美好相处的空间……”
在郑州“书友会”里,总是充满着热烈的学习气氛,大家对于学习精品阅读课的愿望越来越高、彼此间的共鸣越来越多,大家的分享也是越来越坦诚、越来越有热情。还有很多书友身在外地无法参加活动,但是他们总是希望能有“补课的机会”……而郑州“书友会”还有一个可贵的现象,那就是来“陪读”的先生越来越多!而且,他们的发言总是有着独到的智慧与精彩。此次活动中,李文革先生的感慨再一次“震惊全场”——“在形象上得体尊荣他人,在关系中有爱并感恩他人……”
“郑州书友会”就是一个充满了爱的大家庭!书友张婷特意把一年多以来自己跟随书友会的活动、参加爱心志愿者服务工作的珍贵照片制成一部幻灯片,现场放映给大家看。谈红会长深情地表示:“做志愿者的经历,带给我们在各样‘关系’上的反思。不是我们为他们‘做了什么’,而是我们从这些孩子身上,看到了美、看到了爱,得到了深深的生命回应,是他们在带领我们继续阳光前行!”她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到爱心服务的工作中来,成为一名传递爱的使者——“常怀一颗感动的心,才可以成为一名优雅关系的建造者,才可以去感动更多的生命;这是一项充满了爱的事业,需要我们彼此的连接、彼此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