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冷战”本意指不使用武器的战争,现在泛指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密关系由于双方互不理睬或单方面的冷漠、爱理不理而进入的冷暴力状态,是爱情、亲情、友情等感情的对峙状态,是精神暴力的一种。
现今,人们对生活中的冷战司空见惯,因为人们对冷战的杀伤力实在知之甚少,用冷战面对问题是很多人爱用的方式,甚至常常是优秀的人爱用的方式,但这却是颇具毁灭性的方式。冷战是空气中弥漫的毒气,迅速腐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信任与爱,更腐蚀着双方的心性与生命。为了避免沦陷于冷战,我们需要警醒自守、也要爱慕和睦,远离战场,活出真正得胜有爱的人生。
在《爱是优雅之门》中,玛亚老师揭示了冷战的真面目:“冷战,是非常邪恶的战争,它用看似不争、不破坏美感的方式,无声地爆发,就像一幢优美的建筑,外立面仍旧漂亮,但是里面已经荒芜、坍塌、颓废不堪……”而她书中所写的好莱坞著名演员琼·芳登与她的姐姐奥莉薇娅之间令人触目惊心的冷战,更让人看到冷战毁灭性的后果和战争双方惨淡落幕的人生结局。
好莱坞著名演员琼·芳登,曾经是希区柯克的御用女演员,她演出的《蝴蝶梦》是母亲介绍给我看的名片,而大她一岁的姐姐奥莉薇娅·德哈维兰,则是另一部我喜欢的名片《乱世佳人》里梅兰妮的扮演者。她们的美丽和才华,本该留下人间佳话,可憾,这份同根的美誉,却因演艺事业上的明争暗斗、与母亲关系的新仇旧恨被完全冻结,姐妹俩在中年后进入冷战,互相隔绝再不说话,直到琼·芳登在加州去世。妹妹离世的消息,居住在巴黎的姐姐还是透过媒体才知晓……她俩都是长寿的女人,这本是多么令人艳羡的美事啊,可惜,尽管有足够的时间让她们和好,她们还是让彼此的关系在冷战中死亡。她们的容颜、成就是许多人望尘莫及的,可惜媒体给她们的最后结论则是:“这对纠结一世的姐妹花的斗争总算终场” “《蝴蝶梦》琼·芳登逝世享年96 岁,与姐姐终生不和”。她俩一世的芳华仍未能遮盖以不和为结局的关系。
琼·芳登曾说:“我先结的婚,我先赢得奥斯卡,如果我再比她先死,奥莉薇娅一定会气得脸色铁青,因为我彻底打败了她。”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士,会说出如此欠水准的话来,可见冷战是何等的暴力,在冰冷的无言中摧毁一个人的心性,变得俗且冷酷……竞争不会使人获得优雅的美名,也不会打败对方,而是两败俱伤,输给了骄傲,成为冷战的牺牲品。琼·芳登如愿以偿的只是她真的比姐姐早一些离世。
冷战高墙里,没有胜者!
每一天,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世界的各个角落都有冷战在发生。这天Thomas一到办公室,同事们都看出他很低落沮丧,原来上周末妻子Candy又发动冷战回娘家了,至今不接电话也不回信息,Thomas苦不堪言却又毫无办法。像以往一样,Candy可能会“消失”数天或几个礼拜,而这样的事情这个夏天已经发生好几回了。不过有一次很快就结束了,原因是Candy在娘家和她的妈妈冷战了。
先发起冷战的人,以为自己是得胜者,在上面的情形中,表面上的确是Candy在掌控着夫妻关系的亲疏局面。她想发动就发动,想结束就结束,自以为很自由。殊不知,在夫妻冲突中惯用冷战的人,对冷战会越来越上瘾,Candy用沉默代替愤怒,用冷战隔离自己、惩罚先生,但她的愤怒并没有消除。在每一次的冷战中愤怒像滚雪球一样地累加着,以至于更快地引爆下一次冷战。冷战越频繁、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容易生出苦毒和怨恨的脓疮。Candy不知道她已将自己放置在一种危险的状态,她的冷战渐渐地蔓延到了职场和其他人际关系中,冷战成为了她的战略思想和策略,人也会因此变得冷感凌厉,为此她常常在人际关系中受挫。
再来看夫妻的冷战对儿女的影响。所有夫妻都会生对方的气。生气本身并没有错,可悲的是,成千上万的夫妻因此进入冷战。回忆一下童年时的情形,可能有很多人都会想到某次糟糕的野餐——倒不是因为下雨,而是因为父母相互怄气而破坏了兴致。多少个生日聚会都在突然而至的冷战中葬送了?多少个假日都因为恶化升级的冷战而惨淡度过,令人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有些父母说我们没有在孩子面前吵架,但父母之间的冷战威力丝毫不比吵架小,孩子完全可以感受到冷战的状态并因而不安。甚至有些孩子在小的时候,他会以为父母是不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吵架,父母不讲话是不是因为自己表现得不乖。冷战中的父母迁怒于孩子的时候,更是给孩子带来深远的伤害。有许多的孩子活在父母冷战的阴影里,发展出或强势或懦弱的性格,对婚姻失望、对爱情失去信心,面对冲突时无力胜过,无法与人建立坚固和谐的人际关系,甚至婚后沿用冷战作为武器重蹈父母的覆辙。
冷战背后的情绪……
Candy常常用冷战来考验先生对她的感情,但不知这种考验很容易将感情“烤糊”,Thomas怎么做都不对,常常不明就里就引来了Candy设立的冷战。
冷战像一面大伞,底下挂着许多的情绪和心态,其中首当其中的就是骄傲。玛亚老师写道,“在冷战中执政掌权的其实是骄傲,让冷战中弥漫着自我中心的毒气。利己主义在沉默中横行,直到让自己对他人的厌弃、否定、藐视凝结成冰,冰块在这场战争的冷空气里越变越大、越变越坚硬,最后形成冰山。”
“他这么做实在太过分了”“他怎么能这么说我”“我太生气了”“他非得好好地向我道歉不可”“她简直不可理喻”“我在他眼中居然是这样的”……骄傲让人只定睛于自己的面子和感受,于是生出自义、自怜、轻蔑、过分自尊、愤愤不平等情绪,产生要赢过对方、必须对方先求和的争竞的心态。骄傲里也带着掌控,“既然你这么说我,那你等着瞧吧”,“不要以为我是好欺负的,惹我没有好结果”。
常常会带来冷战的一大情绪就是抑制的愤怒。当愤怒以比较被动的、消极的方式呈现时,通常会以一种被心理学家称为“消极攻击”型的行为表现出来。他们表面上努力摆出心平气和的样子,没有言语的冲突或肢体的挑衅,但是他们内心郁积的愤怒最终会在其他方面发作出来,比如不理睬别人的需求或者转嫁愤怒。在青春期儿女与父母的冲突中常有这样的情形,父母来和孩子讲话、交代事情,孩子根本就不听、视而不见或敷衍应付,因为怒气已经把他的感官、思想、心都关闭起来。
冷战也隐藏着逃避的心态。比如,在一些夫妻中,有些事双方默契地避而不谈,一旦绕不开的时候往往引发冷战,婚姻中的一方或双方都选择冷战来逃避冲突,而不是共同面对问题。
如何避免冷战或结束冷战
玛亚老师写到:“冷战,是丑陋的谎言,它教唆人以冷漠表达自己的正确和无辜;它催化人在沉默中积累的抱怨、愤怒、指责;它诱导人无限期地延长战役,甚至对它上瘾。冷战真正杀死的是内心的爱意与宽容。当爱意消失,即使冷战结束,双方都会变得更加敏感脆弱并产生隔膜,参与这场战争的每个人,生命都会经历极大的亏损,就像任何从真正的战场上回来的战士一样,身心疲惫消沉。”
避免进入冷战或快快结束冷战,都需要在心思意念、言语态度上有一个转换!

不以对错为焦点,不以自己和自己的感受为中心
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求自己的益处……爱是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当一个人觉得对方不可理喻、无法沟通的时候,就会选择不理对方、走向冷战和冷暴力。“无论多么受伤,优雅的人都会保持自己的温度”,各执己见、彼此责备只会令关系越走越远;在关系中彼此忍耐、换位思考,关系的甘甜才会来到。
改变态度,接纳不同,在体贴中回应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在一切关系中,等待对方的改变是漫漫无期的煎熬,因此停止抱怨、唠叨和指责吧!当妻子表达情绪的时候,试着给予聆听、理解和安慰,而不是长篇大论的道理,也许简单一句“亲爱的,你真是不容易”就能平息她的情绪。宽柔待人,是关系中奇妙的润滑剂。
管理情绪,智慧沟通,主动追求和睦
和睦不会自动来到,而要主动追求。高墙不会自动倒下,而要自己拆除。父母若撇弃激烈或冷漠的沟通方式,保持稳定的情绪并寻求智慧的沟通方式,就能够培养出情绪平稳、掌握解决冲突和修复关系的能力的孩子。
如果你得罪了别人,使人怀怨,应当主动、诚恳、快快地向人赔礼道歉、寻求和好,不要放不下面子。即便错在对方,你也可以先踏出第一步。愿意主动求和的人,才是在关系中的勇者。
常怀感恩,表达欣赏,化恼怒怨恨为爱
“凡事相信,凡事包容,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怒气筑起围墙,爱使高墙倒下。不要常常想“你亏负了我”,要常常想“我要感谢你”。当一个人思想坐标转变的时候,关系就会随之改变。当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后,要及时地表达爱意,这等于宣告出“我不会让这件事影响我们彼此的关系与爱”。当我们牢记爱是为了让对方幸福,就能拆除愤怒所筑的高墙。
如果我们曾经在自己和别人之间,筑起了愤怒和孤立的高墙,今天,我们要定意拆除这些高墙,远离关系的腐蚀剂,在关系中活出爱心与和睦,这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极大祝福!
热爱美好的读者们,从4月1日到今天,我们陆续发布了四期“揭开蒙蔽”系列文章,旨在揭开蒙蔽这张网,使曾被蒙蔽的心灵不再被羁绊和愚弄,因着挣脱了这蒙蔽的挟制,就重获被释放的自由……当我们允许真光照进生命,一切的黑暗就都遁逃了。让我们一起,立定心志,弃绝这些蒙蔽、持续操练,迎接生命的突破带来的丰盛、喜乐和平安吧,愿这突破成为祝福我们的生命的春天!
|